2005回顧:禽流感歐亞蔓延 全球高度警戒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5回顧:禽流感歐亞蔓延 全球高度警戒

2005年12月26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得票率:65%(票數:744)

在亞洲造成數十人死亡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今年西進至歐洲大陸東南部地區,在俄羅斯、羅馬尼亞、希臘和馬其頓,皆已出現疑似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台灣位處東南亞地區,與傳染病源接近,加上2003年底SARS爆發的慘痛教訓,使得此一議題受到高度重視,繼入選2004年十大議題後,今年再度入榜,為國際十大環境議題頭條。

由於今年這幾起禽流感疫情,均發生在候鳥遷徙路線上,輿論認為是候鳥是傳遞禽流感元兇的聲浪不小,但全球性保育團體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表示,此論點尚未具體實證,而11月底在台灣舉行的國際「水鳥大會」,也發布90,000筆野鳥樣本檢驗資料的檢測結果:沒有任何一隻野鳥呈現H5N1陽性反應。

反倒是國際鳥盟認為,禽流感的傳遞和家禽與野鳥貿易的輸送路線有關,例如在中國、哈薩克與俄羅斯南部,幾個疫情爆發點均位於主要道路或鐵路路線上,而亞洲區域內的禽流感疫傳遞路徑,與候鳥遷徙路線並不相同,尤其數起疫情爆發時間在夏季,並非鳥類換羽與遠行的季節。據此,國際鳥盟強烈反對任何以撲殺野鳥作疫情控制手段的提議,特別是考量到實際作用、效果和保育問題。

在此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呼籲,應儘速在中東地區和北非國家拉起禽流感的防疫線,因為一旦禽流感在這些地區爆發,當地醫療資源的缺乏,防疫工作將很難確實執行;糧農組織隨後也會協助非洲國家加強對野鳥、家禽的監控,改善研究技術。

目前,歐盟已積極制訂對抗禽流感病毒的計劃,而歐盟執委會與歐洲疾病預防及管制中心也會針對所有會員國所制訂的防疫計劃進行分析研究,避免禽流感疫情再次擴大;而中國官方也打破封鎖消息的陋習,日前首度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人類禽流感病例毒株,顯示了在傳染病無國界的現實下,任何國家終不能閉門造車,需賴國際協同合作,先「兼善天下」,才能「獨善其身」。